
溤日朗 / 2015 / 榨汁器 設計能安裝於可回收的PET水樽上,並直接將榨出來的果汁收集到水樽裡。這個構思的主要目的,是要引導大眾重用塑膠水樽,在拿到回收箱前,能盡量延長其使用壽命。

溤日朗 / 2015 / 榨汁器 設計能安裝於可回收的PET水樽上,並直接將榨出來的果汁收集到水樽裡。這個構思的主要目的,是要引導大眾重用塑膠水樽,在拿到回收箱前,能盡量延長其使用壽命。

陳嫣寧及袁婉婷 / 2013 / 努特與小豬木椅 努特是德國的一隻明星北極熊。動物園安排牠與其他小北極熊一起居住,但卻遭群體排擠。努特可愛的模樣以及牠的可憐遭遇,經全球媒體報導後掀起了一陣旋風。把兒童椅做成北極熊的模樣,希望利用努特可愛的樣子,令大家再次關注全球暖化的問題。 木這個媒介對回應保育這個議題也有特別的意義。除了人類過量砍伐樹木的大問題,更重要的是木和人之間的關係,人類由古至今靠木得到了温暖、新鮮的空氣等,但人類對木回饋的又是什麼呢? 小豬,也許人類認為牠是蠢鈍的家畜,但對努特來說,牠卻是很好的朋友。

溤日朗 / 2015 / 榨汁器 設計能安裝於可回收的PET水樽上,並直接將榨出來的果汁收集到水樽裡。這個構思的主要目的,是要引導大眾重用塑膠水樽,在拿到回收箱前,能盡量延長其使用壽命。

5H 羅勺榆 /2017 /海心公園 香港土瓜灣 5H LAW Cheuk Yu /2017 /Hoi Sham Park, To Kwa Wan

5H 鄭雯心 /2017 /海心公園 香港土瓜灣 5H CHENG Wen Hsin Tiffany /2017 /Hoi Sham Park, To Kwa Wan

林禧婷 / 2009

5H 羅勺榆 /2017 /海心公園 香港土瓜灣 5H LAW Cheuk Yu /2017 /Hoi Sham Park, To Kwa Wan


王乙伊



屈曉霞 / 2015 / 自畫像 主要是想探索不同時代的技巧去詮釋自畫像的國度。

邢子璇 / 2015 / 美 何謂美,現代人美的定義是?

陳嘉蒨 / 2015 / 黃雀在後 理念是源自於中國成語故事 :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運用中國唐卡畫的技巧。普遍人對藝術的了解都是西方油畫,其實中國畫的美是含蓄卻又能綻放的收放自如。

屈曉霞 / 2015 / 自畫像 主要是想探索不同時代的技巧去詮釋自畫像的國度。

莊鈴


蔡思韵

莊鈴
對創意書院學生來說,創作,就是發揮一切的可能性。學生從《創意藝術文憑》及《香港中學文憑》的課程中,分別學習到以不同藝術媒介來創作,廣闊地以圖形、文字、影像、聲音、身體及空間等不同形式呈現,作品的創意往往令你意想不到。

這書的設計師鄧樂滔是舊生,看了書中文章,覺得有種「奇怪的直率」。
這書的協力孟君儀是中六同學,看完則說她那晚失眠了,「睇完令我諗勁多」。
書中十二篇文章的作者,都是幾年來文學科中四至中六的學生,文章出現的背景則各異。有堂上限時十五分鐘的練習,有考試題目,有看了其他文章後的聯想;有的由一個問題引發而成,有的純粹在生活有感而發等。以下除較特別或曾刊載別處的幾篇,都不提背景,因為回到根本,那些專注下來,用字詞句組織想法、打開一扉窗的時間,都是簡單不過的「寫嘢」——甚至沒有「寫作」聽起來的認真、富目的、文藝。
從這些文章不難發現,對比課堂,學習這件事似乎更常關乎兼職、愛情、家庭、以及更廣闊的社會,雖然長時間的停課提醒我們,學校似乎仍是個有意思的地方。這幾年香港的社會環境當然不易,讀這書,會窺見青年人近年生活與思考的側影,文章裡的蛛絲馬跡,也折射出他們感受到的時代。
希望讀後也會觸發你「寫嘢」的衝動。
《寫嘢》
創意書院 | 中國文學科作品選 | 2017-20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學生作品】
(向左揭頁的)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