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畢業生路向

多元的發展空間,廣闊的升學出路,為未來奠定穩固基礎;
書院以全面的生涯規劃,為學生的升學、就業及人生做好準備。
【創意書院畢業生專訪】文浩賢︰惜物拾遺,堅持手藝

【創意書院畢業生專訪】文浩賢︰惜物拾遺,堅持手藝

Hofi為了創作畢業作品《不可方物館》,花上一年時間,不停收集物件,隨時隨地,見到別人遺下/遺棄的東西就會執拾。

【創意書院畢業生專訪】文浩賢︰我的志願是當家庭主婦

【創意書院畢業生專訪】文浩賢︰我的志願是當家庭主婦

Hofi好喜歡擔當家庭主婦,深切認為家庭主婦擁有大部分藝術家的條件︰理想的家庭主婦要享受生活、要謙厚為家人籌備生活大小需要、要細心要留意細節…

【畢業生在紐約(一)】岑寧樂:檸檬的顏色是什麼?

【畢業生在紐約(一)】岑寧樂:檸檬的顏色是什麼?

/Joy 希望能夠不停跟隨不同的人學習,不斷進步,而進步的方法是接觸不同的事物,然而轉換的學習當中她又不禁自我提問:如何才是更有效成熟合切自己的方法。\

【創意書院畢業生專訪】張家瑋︰學習做一個完整的人

【創意書院畢業生專訪】張家瑋︰學習做一個完整的人

/Cindy覺得自己從來活得舒服,只想一直逗留在安全位置,但是經歷了第二年的肢體課以後,萌生「好想走出去」的想法。 台灣學習環境並不局限於課堂之內,常有各式各樣的興趣班、工作坊,讓喜歡學習勇於嘗試的朋友,隨自己意願,或長或短跟隨不同老師鍛鍊…/

【創意書院畢業生專訪】何明恩︰不再「五點鐘收工」的女孩

【創意書院畢業生專訪】何明恩︰不再「五點鐘收工」的女孩

明恩在中五會考放榜後,執着要讀藝術,意外進了創意書院,接觸到現代舞,更於演藝學院畢業。

【創意書院畢業生專訪】何明恩:另一個出口

【創意書院畢業生專訪】何明恩:另一個出口

在舊校,明恩份屬典型的反叛:喜歡亂寫,喜歡自己閱讀,不喜歡教科書,也曾想過大學念中國文學,家人都認為理應如此。加入書院,舞蹈卻成另一個出口。

沙蔚忻

沙蔚忻

2006年入讀創意書院 香港演藝學院 舞台及製作藝術(榮譽)學士畢業 現為舞台製作自由工作者 藍染工房「片藍造」設計師和藍染師 我覺得藝術本來就是以人為本,關於生命(個人、群體)與環境(大自然、社會)共振與交流之下的一些紀錄(作品)。而藝術教育和教育的使命,是引導大家(學生、老師,雙向)更誠實的認識、理解、尊重自己的宇宙與及大宇宙的關係。 現時和友人合作營運位於大嶼山大浪灣村的藍染工房「片藍造」,我是其中一位設計師和藍染師。同時繼續進行後台設計、服裝師的freelance工作,生活很忙碌,但卻非常有意思。在盛夏又會出走旅行幾個月,換個國度和角度,並好好的休息。

梁穎司

梁穎司

2007年入讀創意書院 英國林肯大學 建築設計(榮譽)學士畢業 現職於建築設計公司 我視創作為人生目標,入讀書院就是實踐這個目標的機會。書院的學習環境打破統一的困獸設計,導師能將心比己。在我而言,Crazy About Art & Culture就是凡事追求完美,我會不惜一切去完成一件盡善盡美的創作。

張城

張城

2007年入讀創意書院 現為自由工作者 創意書院教學助理 我在升讀高中時,轉到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就讀,在那裡,文化藝術的學習喚醒了我的多元興趣。畢業後,放棄讀大學,隻身走到台灣,遠赴苗栗縣的泰雅族象鼻部落,上山拜師學習傳統織布技術。在2012年底滿師下山,學會了傳統染布、織布的本領後,其後轉到韓國學習傳統木工工藝。 我相信人要有夢想,有獨立想法和堅持,不隨波逐流,狂迷文化藝術,相信多元出路和藝術人生。

劉錦紅

劉錦紅

2008年入讀創意書院 香港藝術學院 藝術文學士畢業 現任教於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書院給我的感覺是,老師很願意聽取學生的聲音,很尊重學生的意見和立場,這樣的學習環境令我覺得很有意思。我珍惜書院的自由,這種自由有點特別,這並不是一個政權由上而下給予社會公民的自由,社會上的自由是建基於公平價值和人權等原則的,但人與人之間的立場和衝突卻難以解決。而書院這種自由是較親密的,用媽媽和孩子的關係來說會比較貼切,這種自由應該是建基於關懷和愛。 書院給了我文化藝術的滋潤和養份,這些特質藏在表皮底的,一半是養份,一半是靠自己的努力、勤力、毅力。兩年的書院生活令我在升上大學讀藝術後,也感覺到自己比其他人優勝。而且,書院令我相信自己有改變世界的力量,而一切改變就是從很細微的小事上開始。

胡凱晴

胡凱晴

2008年入讀創意書院 現就讀於香港城市大學 創意媒體學院創意媒體(榮譽)文學士課程 曾獲奬項: 第六屆香港流動影片節The 5th Hong Kong Mobile Film Festival (HKMFF)﹣Best Documentary 油麻地人說 (2012)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2012年畢業展覽 "Best of the Show"《尋回.家路》(2012) 台灣「第8屆螺絲起子全球華語學生短片創作影展」紀錄片銀螺絲獎《婆仔數》Grandma's Wallet (2012) 現職電影界助理美術指導及副導演,最新作品《無花果》在2013年11月7日在澳門永樂戲院公開放映。

鍾志豪

鍾志豪

2008年入讀創意書院 香港浸會大學 視覺藝術院 視覺藝術(榮譽)文學士畢業 當初來創意書院的原因,是想有一種與別不同的中學生活體驗。對我來說,藝術就是對美感的觸覺,亦是讓我放慢人生,品味生活的人生哲學。在書院長時間接觸不同方面的藝術,你就會不由自主地對美感有所追求。在書院這幾年,我學會一種「海納百川」寬容的態度,對事物放下既有的成見,尊重每一個人的獨特性。

曾慶治

曾慶治

2009年入讀創意書院 本地獨立樂隊tfvsjs成員 現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一年級 在書院畢業後,我渴望繼續創作,決心為自己的創作人生打拼。在書院,我除了努力讀書,應付公開考試之外,其他所有時間,我都與同學一起專注創作。這三年的書院學習經驗對我有很大的影響,令我體會到創作和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我本是個只懂玩音樂的人,但書院的老師令我學會透過觀察去欣賞不同的事物,從而為自己的創作注入新靈感。

陳曉彤

陳曉彤

2009年入讀創意書院 香港浸會大學 視覺藝術院 視覺藝術(榮譽)文學士畢業 「石盾小木工」創辦人之一 還記得我選擇到創意書院升學的初衷,是為了延續學習視覺藝術的熱情。書院的藝術氣氛濃厚,每年都會邀請不同範疇的藝術家駐校,令我近距離接觸到一些從未想過會學到的藝術。例如我在書院學會了傳統大型花牌的紮作技巧,這是十分難得的體驗,我相信在任何學院,就算是大學,都不會給予我機會去接觸這種將近失傳的民間手藝,惟獨在書院可以學到。

張葶

張葶

2009年入讀創意書院 香港藝術學院 藝術高級文憑畢業 現就讀於香港浸會大學 視覺藝術院視覺藝術(榮譽)文學士課程 為「Whitemoon Workshop」創辦人 對我來說,創作,就是發揮一切可能性。每天接觸不同的新事物,都是創作靈感的來源。通過對事物的理解、感受,我愛用藝術及創作去回應。書院的畢業創作展是一次畢生難忘的經驗,師生圍在一起不眠不休、一手一腳完成設計及佈置,完成一個100%屬於我們的展覽,令我十分自豪。

鄧宇廷

鄧宇廷

2009年入讀創意書院 香港演藝學院 戲劇藝術(榮譽)學士畢業 現為舞台表演自由工作者 我覺得關懷就是:如何影響社會、如何關心社會,從而豐富自己內在,對身邊的人和事多了憐憫心。我覺得表演並不一定是所謂的「戲劇」,有特定的劇情或角色去扮演,而當我專注運用肢體擺動去表達自己的時候,表演就隨之成形。 在書院學習充滿自由,而這種自由非常寶貴。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很舒服的學習狀態,當自己在這種環境下學習,自然變得放鬆,討論和思考的空間也變得廣闊,使我吸收得更多。

譚君妍

譚君妍

2010年入讀創意書院 現就讀於荷蘭燕豪芬設計學院 設計學學士課程 創作需要Imagination 去滋養,敢於想像,就能把世上不同東西連結起來。我喜愛觀察世界,喜歡細看大大小小的人和事,有時,就算是腳下的一片樹葉,也可以令我聯想到很多東西。Discipline讓人不花那麼多時間沉迷於某一方面,而讓自己有機會學習其他範疇的東西。Crazy About Art and Culture就是讓它自然而然地發生,融入生活裡。就算做無聊事情,在過程中仍會察覺很多值得了解的東西。設計的知識其實可以應用在很多範疇,就如近來學習蒸蛋,我也會從設計的角度去發掘更多蒸蛋的可能性。

生涯規劃

是一個持續和終身的過程,以達致人生不同階段的目標。在高中階段,生涯規計劃實際的目標,是為學生的升學、就業及人生作準備,提供適當的輔導。在過程中,希望能啟發學生的自我認識、個人規劃、設立目標和反思的能力,讓學生學會追尋自己可達到的理想和人生目標。

 

教育及輔導

透過教育啟發學生認識自我,協助學生總結學習經驗,為自己未來作出規劃,並鼓勵學生付諸實行;讓學生學會規劃其人生,著重「認識與肯定」、「發展潛能與堅持目標」及「抉擇與承擔」,以提昇學生的自信心及自我管理能力。

 

專業師友計畫

(Professional Mentor Programme)

透過書院的網絡,尋找有心教育的藝術文化界人士與學生進行交流,建立師徒關係,作為學生的人生及專業發展的導師。

 

實習體驗

讓學生認識工作世界,藉此提高學生的工作意識,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提供與工作有關的體驗;如工作影子、工作實習、畢業展及畢業滙演、大專和業界文化及藝術體驗日營、講座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