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教育
雙軌課程+靈活的教學方法;
發展學生潛能。
《香港中學文憑》
課程目的為滿足本地大學的入讀要求。書院開設的選修科,均以藝術、設計及人文科目為主。配合《創意藝術文憑》課程的學習,無論於「校本評核」的創作專題或公開考試均有明顯優勢。而部分《創意藝術文憑》的創作,更可轉化為「校本評核」的課業。
《創意藝術文憑》
針對文化創意產業需要的知識、技巧和應用能力,於趨向單一的高中課程中,提供專業及嚴謹的創意教育,為學生在參與創意產業工作前打好基礎。學生於中四時須先修讀全部四個創意藝術範疇,並於中五時專修其中一至兩個範疇,再於中六完成一系列畢業作品。
「雙軌課程」是書院學生獨有的學習經驗,在三年高中的學習歷程內,一方面修讀《香港中學文憑》課程,滿足本地大學的入讀要求;另一方面修讀《創意藝術文憑》課程,深化創意藝術及人文通識,讓同學在升學及就業方面都有更順暢的銜接。


學習包括手繪、專業繪圖等技巧。培養學生的表達意念能力及使用各種繪圖工具呈現設計等。

以藝術史、電影史及哲學三大範疇為主軸,拓展知識視野,引領同學認識人類和現代社會的重要議題、理念和價值,培養積極的態度及好奇心,讓學栍成為放眼全球,具人文視野而富責任感的世界公民。

建立基本繪圖及圖像化的能力,有效地傳達信息。培養學生對事物的細微觀察、反思和洞見;豐富個人想像力、概念思維、分析、表達及評論能力。鼓勵對各種創作模式和媒介的探索,以熟習對平面和立體的感知。

著重電影理論與創作實踐,從文化、藝術、技巧三方面,訓練電影欣賞能力,提升思考和視野,同時鼓勵同學創作嚴謹而認真的作品,課餘更會推薦學生參與電影實習,從專業的實務製作中磨練技能,態度和識見。

以培養學生對環境與空間設計的觸覺與視野為目的,透過理論、實地考察、空間練習等,探索人與環境,文化與空間設計之關係,刺激他們的想像、分析及表達能力,使學生懂得把意念轉化成實體創作。

提供基本表演訓練,著重表演者質素的培養,引導學生重新發掘及認識身體、情緒和感受的關係,打開想像力,練習對專注力的控制,學習有效、有深度的溝通方法。

透過認識中華文化,培育學生人文精神,並以此為立足點,提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及藝文創作能力。

根據學生的語文程度、學習模式分班。課堂中進行主題式探究,提升學生日常生活的語言能力,以英語探討問題,著重實踐,並且能夠應付公開考試。

按學生能力採用分組教學。能力較高之組別會以文憑試的課程為主,幫助學生應對考試。基礎能力較弱的組別,則以數學遊戲的方式提升學生邏輯及數學感,一步步加強數學的能力。

著重「體驗學習」,深入社區及各類型的社會議題,反覆地研究、分析和思考。在探究過程中,增加學生對議題的認知,從而擴闊觀點。

以單元形式教學,讓學生從專業藝術家身上,學習不同藝術形式及媒介,當中包括:繪畫、插畫、混合媒介、雕塑及陶瓷等。讓學生建立持續而自主的創作能力,培育學生由自身出發,發展對社區、國家及世界的關注。

「設計就是每天的生活」。本科是一個綜合不同範疇的學科,要學習美學、了解文化歷史、更要認識科技的特性。設計過程要細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了解他們的需要,然後以最適當的方式呈現出設計品應該具備的樣貌。

探討不同道德議題之正反立場及理由,培養尊重異見之情操,鍛鍊理性思辯之能力;融入生活經驗,將理性反省結合同情共感之能力,以更好的方式關愛他人,成為更好的人類;陶冶從當下超拔之宗教精神,通向藝術審美境界,潤澤生命。

「觀千劍然後識器」,文學科希望藉閱讀古今文學經典,培養同學的敏感、想像力和歷史感,從而更有能力欣賞世界,表達自己。
關於《創意藝術文憑》

《創意藝術文憑》是怎樣的課程?
課程針對文化創意產業需要的知識、技巧和應用能力,於趨向單一的高中課程中,提供專業及嚴謹的創意教育,幫助學生銜接與創意相關的大專院校課程,也為學生在參與創意產業工作前打好基礎。課堂除了講授,更多時間會以工作坊和專題模式學習,要求同學動手創作、實驗和進行評論,也會安排觀賞演出、參觀展覽和出席專題講座,或經導師推薦參與師徒制和各類型交流及實習計劃,務求豐富同學的學習體驗和歷程。

《創意藝術文憑》的認受性如何?
已於2014年7月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評審,頒授資歷為資歷架構第三級,與新高中課程同級,為學生報讀資歷架構第四級(即高級文憑及副學士)與第五級(學士)的課程做好準備。

《創意藝術文憑》的導師有怎樣的資歷?
課程由書院的教育團隊及資深藝術工作者教授,導師除具備豐富教學經驗外,更活躍於業界,參與和投身不同藝術範疇的創作,將最新的業界發展資訊和觀點融入教學。

《創意藝術文憑》的評核方法是怎樣?
課程著重持續性和多元化的評估,配合創意藝術教育的特性,重視作品的質素,建立自學和創作的熱誠,另一方面減輕單以考試定分數的壓力。
多元評核方法包括:
1. 著重專題研習,完成作品、介紹作品,建立個人作品集(Portfolio) 。
2. 強調評鑑,書院在每次創作週均會邀請文化創意產業界人士及大學教授講師等參與評鑑,讓同學與校外評核員互動,表達創作概念,訓練同學發掘各種與創作相關的元素,理解如何賞析及評論作品 。
3. 人文通識及語文課程將以口頭報告、文字報告及考試作為評估方法。
4. 書院重視同學的投入程度和學習態度,出席率及課堂參與亦為評核內容之一。

我可以不讀《香港中學文憑》,只選讀《創意藝術文憑》嗎?
可以。書院歡迎同學只選擇修讀《創意藝術文憑》,我們正在向本地及海外各大學及大專院校介紹《創意藝術文憑》,目標是讓取得《創意藝術文憑》資格的同學能升讀資歷架構第四級的高級文憑及副學士等課程。
關於《香港中學文憑》

學生最多可選修多少科目?
除了四個核心必修科外,學生基本上需要修讀一至兩個選修科,方有足夠的資格,升讀由政府資助的高級文憑或以上課程。一般情況下,我們不允許同學只應考四個核心必修科。如學生不打算應考文憑試,可選擇只修讀《創意藝術文憑》課程。

學校的教學語言是什麼?是否設有英語教學班?
學校的課堂均以中文為主要教學語言,而教學材料則會因應教學需要而作出調節。過往有不少學生從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初中升讀創意書院,我們可以為個別同學提供英文筆記、練習及考試卷等,學生可按照自己的需要向老師提出。

學生的英文能力不好,書院是否會幫他們把基礎打好?
書院的英文課堂會根據學生能力作分組學習,以較小組的形式,照顧能力較弱的學生。亦會調節教學內容的深淺程度和教學方式,為能力較弱的學生打好基礎。如學生有額外需要,我們亦會聘請導師,提供課後學習支援。

書院的視覺藝術課佔日常課程的多少時間?
視覺藝術科為《香港中學文憑》課程的其中一個選修科,和其他的選修科佔相同的學習時數。我們亦開設「藝術導修」,為只希望修讀一個選修科的學生,提供文憑試以外的廣闊藝術學習經驗。除了日常課堂,書院亦設有「駐校藝術家」計劃,每年邀請不同的藝術家,為學生帶來傳統工藝等的學習體驗。過往的「駐校藝術家」計劃包括:五幅裁、手繪電影海報、花牌、書法及大頭彿製作等。

課程設計有什麼特色?
書院希望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經驗,強調自主自學、親身體驗,並將學科知識和日常生活連結。而按照不同的學習階段,我們的課程設計有著不同方向:
中四-學習基礎知識及技巧,幫助同學認識自我及投入學校文化;
中五-應用基礎知識及技巧,並專注及持續的深化學科知識和能力;
中六-協助學生準備公開考試及升學。